截止2024年2月,厦门市共有575人捐献遗体和器官(组织),其中遗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作用不可或缺,他们兢兢业业 用心服务好每个捐献者。在厦门有这样一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他数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让患者的“生命”换一方式延续,为这份延续搭建“爱的桥梁”,他就是福建省厦门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二级调研员——钟远腾。
钟远腾2015年获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资格。从事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9年来,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守人道,初心不改,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自2015年以来,亲自参与协调见证人体器官捐献150多例,其中,2023年度协调见证人体器官捐献23例,为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多次被福建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评为优秀协调员。
刻苦学习
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人体器官捐献政策性强,近年来,他坚持把掌握人体器官捐献基本知识并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每一环节,作为一名合格协调员的最起码要求。无论工作多忙,坚持挤时间学习人体器官捐献基本知识雷打不动,近年来坚持每周温习一次人体器官捐献的政策规定、规范流程,做到熟记于心。在新的政策规定、文件要求出台后,他自觉先学一步,反复学习。去年底《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公布后,他第一时间学习,反复多遍地对新规定新要求一一进行整理。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在红十字会系统内和相关医院、医学院进行宣讲,为学习、落实条例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重宣传动员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他坚持把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一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沿街宣传栏、社区宣传栏、专题网页及省、市主流媒体、公交车厢内广告等形式,围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通过政策解读、答疑释惑、展现成就、推广经验、树立典型等方式进行线下广泛宣传;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构建立体式线上宣传格局,抓住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报道、制作“三献”宣传视频、录制专题访谈视频等,在电视台、城市T频道终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开展宣传,受众面达100余万人次。
二是深入开展遗体、器官捐献知识“进医院、进高校、进机关”的公益宣传活动。近年来,累计组织“三献”知识专题公益讲座6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0余份。
三是组织典型宣传。每一例人体器官捐献都有感人故事。他在协调见证的同时,都会征求捐献者亲属是否愿意宣传报道的意见。征得亲属一致同意后,积极联系协调新闻媒体组织典型宣传,如“19岁外卖小哥车祸捐献器官救7人”、“我们也希望有人替他去看看这个世界,让他以另外一种方式留下来”等典型宣传,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过持续深入的宣传,红十字会参与遗体、器官捐献事业的社会认知度稳步提升,赢得了全市民众对遗体、器官捐献的广泛认同、参与和支持。目前,全市共有2234人登记捐献遗体,24266人登记捐献器官(眼角膜);实现遗体捐献365例,眼角膜356例,器官捐献162例。
主动协调
确保捐献有序开展
协调见证,是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他在协调区域内发生的捐献案例,每例都能全程参与。注重与家属的沟通,致力于为捐献者家属服务,在与捐献者家属沟通中始终保持热情和耐心。尊重捐献者和家属的捐献意愿,从专业的角度用尽量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捐献者家属解答器官捐献的相关问题,并给予必要的人道关怀。
每一案例做到“四清楚”、“两告知”、“两在场”即:潜在捐献者的病因病程清楚、直系亲属的关系清楚、直系亲属共同意愿清楚、伦理委员会的意见清楚;告知捐献者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在其去世后直系亲属可共同决定捐献原则,告知人体器官捐献无偿、自愿原则;知情同意签署法律文书在场、器官获取在场。针对每个案例的特殊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公安、司法、医院进行沟通协调解决,确保捐献工作顺利开展。截止目前,由他参与协调见证的150多例案例,捐献者亲属和相关单位都表示满意。
热心服务
着力解决急难问题
他经常跟同事们说:“做个称职人体器官协调员,首先要是一个合格的服务员”。每个捐献案例完成后,他针对不同捐献者家庭的诉求,尽己所能帮他们解决急难问题。及时申报慰问金、困难救助金,联系爱心人士为家境十分困难的捐献者未成年子女助学。近年来,有20余名器官捐献者的未成年子女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每年组织对捐献者家庭进行慰问,将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列入每年“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慰问对象。
生命不曾远去,大爱永留人间。感谢所有为生命摆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