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业务动态
00后准教师!一句“我晕针“让人破防了!
2025-09-29

  9月29日,厦门市第1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完成。捐献者李晟榕将自己的 “生命火种”,借由造血干细胞的传递,为素未谋面的患者点亮重生希望。这个00后大男孩不仅怀揣 “生命接力” 的热忱,更肩负 “教书育人” 的承诺:作为定向师范生,他毕业后将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李晟榕看似勇敢的举动背后,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秘密"——晕针,而且晕得很厉害。"我记得我当时晕针差点晕过去了。" 李晟榕笑着回忆起2023年4月1日,也是他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那一天。

 

  尽管如此,当了解到造血干细胞能救人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我觉得作为一个非医疗相关的人,也能用自己的能力去救人,感觉很神奇,也让人很有自豪感。"今年,当接到厦门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李晟榕既意外又坚定。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认真了解了捐献的相关知识,经过深思熟虑后,郑重地回复:"我愿意"。

 

  真正的考验在高配检查时到来。李晟榕不小心瞥到了针头,一瞬间脸色苍白,冷汗直流。但他依然没有退缩,始终坚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愿。厦门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知道他的情况后,也格外细心,每次体检复查时都会特别留意他,提醒他戴上眼罩,避免看到针头。李晟榕自己也做足了准备,会塞上耳机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后续的检查因此都十分顺利。

 

  李晟榕目前正在厦门一所小学实习。他的善举得到了实习学校的大力支持,领导和带教老师为他迅速办理了请假手续。"我的带教老师知道后,还说要在班上给学生宣传一下呢。"李晟榕笑着说。

 

陈义娜前来探望李晟榕

 

  捐献当天,集美大学的老师和同学特地前来慰问。更巧的是,厦门第14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义娜——同样是集美大学校友,她如今在校工作,也来到现场,与李晟榕分享经验,为他加油鼓劲。

 

厦门市红十字会领导探望、慰问李晟榕

 

  李晟榕表示,做老师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共通之处,本质上都是对社会的奉献。一个是用知识浇灌祖国的花朵,一个是用生命的礼物点燃他人的希望。"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老师,我希望我能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 他说。而这次带着"晕针"完成的生命馈赠,无疑是他"师者仁心"最生动的提前预演。